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6:34

“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口算除法及初步学会表内除法竖式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首先安排了口算除法和表内除法竖式的笔算练习,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
  笔算除法和口算除法过程基本相同,但笔算除法与笔算加、减、乘法的书写格式完全不同,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例1“42÷2”是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所以教学例1时,直接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就尝试用竖式算,通过反馈,讲解竖式的写法,为学习例2打下基础。
  教学例2 “52÷2”是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也是所有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着重让学生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下一位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为此先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先尝试,又通过动手操作分小棒验证,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再用电脑演示,通过小组交流等,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理解知识,发现规律,获得方法,使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扎实。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六册P19—P20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____      _____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0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26         第二种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0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