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6:3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A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设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