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6:09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l和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 l~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有余数的除法含义,初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试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按照例1制成可供演示的梨和盘子图片、磁性黑板;每个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出示教科书第1页上的复习题.
  (1)()里最大能填几?(学生填后共同订正。)
  (2)用竖式计算除法。(出示两道除法竖式)
  订正笔算除法时提问:除法竖式里,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数是除数?哪个是商?并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6个梨和3个盘子图,说明题意:要把这6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指名学生实际分一分,分两次恰好分完.)
  教师;谁会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先列横式,然后用竖式计算.)
  计算后,教师指着竖式提问:在被除数6下面写的6表示什么?(表示分掉的6个梨。)在横线下面为什么写0?(因为6个梨都分完了,一个也不剩。)
  (2)教师又出6个梨和7个盘子图,说明:要把这7个梨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谁会分?(指一名学生分实际分一分,分两次后,还剩一个。)
  教师:剩下的一个梨,如果继续分,每个盘子还能再分到1个梨吗?(不能。)这说明7个梨要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盘分到2个,还剩1个。
  教师;怎样计算呢?因为是平均分,还要用除法计算.(板书:“7÷3=”)
  (3)竖式的写法。(指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被除法是几?写在什么地方?除数是几?写在什么地方?刚才分的结果是每盘放几个?那么    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教师进一步提问:有3个盘,每盘放2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那么在被除数7的下面应该写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
  7个梨,分掉6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该怎样表示呢?
  教师着重说明:7个减去分掉的6个,还剩1个,所以在横线下面要写“1”,剩下的这个1,我们叫它“余数”。(板书:“余数”)
  (4)横式得数的写法。
  教师:经过计算知道每盘放2个梨,就是商2,先在等号后面写2。还剩1个,就是余数1;为了分清商和余数,在商的后面先点六个点“……”,再写余数1,读作“商2余1”,大家一齐读一启遍“商2余1”。
  像这样的除法,求出商后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2.做一做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每人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摆在课桌上,指名学生说每份分得几根,还剩几根。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逻指导。
  订正时,着重提问:商2以后,被除数下面要减去几?8是怎样算出来的?横线下面得几?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横式应该怎样写?怎样读?
  3.教学例2。
  出示横式“38÷5=”后,指名学生口述怎样写竖式,教师板书。
  写出竖式后,着重教学怎样试商。
  教师:先想5和几相乘的积接近38,又小于38,商6行不行?(不行,因为5乘6的积是30,38减30还剩8,每份还可以再分到1 ,说明商6小了,所以要商7。)商8行不行?(也不行,因为5乘8的积是40,40比38大,说明商8大了,只能商7。)实际教学时,只要发现商小了或商大了这两种情况中的一种,能够找到恰当的商就可以了。最后,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竖式和正确的横式。
  4.引导学生分别比较例1和例2中的余数和除数,让学生找一找有什么共同点,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5.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看图和下面的算式,弄清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在除法中示出商以后,还有余数的,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