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
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小棒、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说一说
每人用24根小棒,⑴平均分成4份⑵每3根一份。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说一说算式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分一分,认识被除数和除数
1、学习例3
⑴理解题意。24支铅笔,每6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⑵用小棒表示铅笔。拿出24根小棒,每6根装一堆,可以摆几堆?
学生操作口答。
⑶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摆的过程吗?
板书24÷6=4
⑷教师:24表示被分的数是被除数,按每6支装一盒进行分的,是除数,可以分4盒是商。
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24、6、4分别表示什么?
⑸小结:把几个东西按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去分,可以分几盒。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
2、学习例4
把15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
⑴学生操作
⑵写出算式板书15÷3=5
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今天我们对除法进行了初步认识,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
四、课堂活动
1、第70页3题。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2、圈一圈,填一填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