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4:48

二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搭配》教学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
  二、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表格、作业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排列组合的知识,如搭配衣服等,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有序思考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好素材。本节教材把“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我在理解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本着“灵活的教材观”、“开放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等教学理念去设计教学。预设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学习有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会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猜想验证、合作交流、观察比较。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引入
  今天啊,我们要一起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哪儿呢(课件展示)。对,要到数学广角里走一走、看一看。诶,怎么进不去呀?原来这是一扇神秘的大门,必须先解开它的密码,才能打开!听说小朋友是学数学的,那请你们自己解开它的密码好吗?
  二、展开
  (一)解密码
  “这个密码是由1、2、3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1、猜想:
  2、验证:
  (1)独立尝试:
  数字
   123
  可能的密码
  (2)汇报交流:
  可能情况:
  先定高位的:12、13、21、23、31、32;
  十位与个位上数字交换的:12、21、13、31、23、32;
  无序的:13、23、21、32、12;
  12、31、23、21、13、31、32
  ......
  (3)讨论优化:
  这么多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对,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有顺序地进行搭配,我们就能够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把所有答案又对又快地找出来!(课件演示,强化有序思考)
  3、揭示密码:
  (二)选场所
  1、独立操作:
  每人只能选择其中的两项:
  游乐场
   超市
   运动馆
   动物园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抽象概括:
  老师想把你们这些好方法记录在黑板上,可是列表格和写这些字都太麻烦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可能情况:
  用图形来表示4个地方进行搭配;
  用字母来表示4个地方进行搭配;
  用数字来表示4个地方进行搭配;(追问:“1和2”,“2和1”再进行搭配行吗?并小结:不用交换前后两个数字的位置,它与顺序无关。)
  用点来表示4个地方进行搭配(渗透:学习数线段的方法)
  ......
  (三)比较
  比较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相同点?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有些与顺序是有关的,前后位置需要交换;而有些与顺序是无关的,前后位置不需要交换。但是,都应该有序地进行思考!
  这样的问题就是今天研究的内容“有趣的搭配”。(板书课题)
  三、应用
  (一)搭配衣服
  “3件上衣,3件裤子。选一套,有哪几种搭配的方法呢?”
  1、独立想一想,画一画:
  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2、汇报思路与结果,电脑演示:
  用1件衣服去配裤子,就有3种;现在有3个3,一共就有9种。
  3、教师小结:
  像这样连线去想问题,也是数学中的好办法,它能简单清楚地表示意思。
  但不管先定衣服还是裤子,只要有顺序地思考,就能又对又快地找到9种搭配的方法。
  (二)拍照留影
  “3人要站成一行拍照,有哪几种不同的排队方法呢?”
  学生说方法,电脑演示。
  如果用数字表示,怎么排?
  可能情况:123,132,213,231,312,321;
  123,321,213,312,132,231;.....
  这里,他们的位置变了,顺序变了,拍出来的结果就不同了。
  (三)买奖品
  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
  他可能会买哪两样呢?各种买法,应付多少钱呢?
  你有什么发现吗?
  四、反思:
  你有什么收获?
  开门见山的导入,精美动感的画面,富有挑战性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兴趣,直奔学习主题。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测、验证,留有充分的时空去尝试、讨论、研究,促使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让他们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自己发现并学会新知识,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方法的优化肯定是必须的,通过学生自主地选择、比较、辨析等互相交流活动,学习有序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设计这样的表格,便于学生操作,使他们把更多的学习精力集中到思考问题上来。
  引导学生及时地把具体事例进行逐步抽象概括,学习用简单的数学符号语言去刻画复杂的现象,初步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
  通过比较,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虽然不说出这两个名词),并再次总结思考的有序性。
  创设多层次的多种游戏活动,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把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渗透进去,通过玩一玩、想一想、比一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何谓排列与组合,不知不觉地学习巩固了找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教案——《有趣的搭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