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4:26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是1000米,并能进行长度位的简单化聚。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放录象片:高速公路上,汽车快速行进,及公路边不时出现一个一个里程牌及指路标志、限速标志。
  2、提问:这是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上面写着什么?你知道千米是多少吗?
  3、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在实践体验中认识“千米”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看一看,走一走。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
  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一想100米的长度。举例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让学生量出100米,再量出100米,让学生说说操场有几个100米,那10个100米是多少?1000米大约要操场走几圈?,走1000米用了几分钟?(大约20分)
  2、认识千米
  (1)让学生说说从学校问口到附近的什么地方大约是1000米。
  (2)为了简便计量1000米规定为1千米。
  (3)媒体展示:看一看1千米是10个100米。
  三、米和千米的化聚
  1、请同学试一试例1。
  (1)2千米=()米(2)2千米500米=()米
  填好后分别指明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试一试
  8000米=()千米6720千米=()千米()米
  四、课堂小结
  学过的长度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4000米=()吨千米3千米=()米
  2600米=()千米()米
  4200米=()千米()米
  7千米38米=()千米
  2、判断
  (1)小明1小时大约步行10米。()
  (2)数学课本封面的宽是10分米。()
  (3)一支铅笔大约长18()
  (4)教室里的额额黑板长大约是3米多一点。()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
  3、长江长6300千米,合()米;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合()千米()米;钱江三桥长5700米,合()千米()米。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5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千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