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4:12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认识分数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教材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二分之一”。
  出示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喜欢秋游吗?谈到秋游,“吃”可是其中的一大乐事,瞧,这两位小朋友正准备……,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
  屏幕出示: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板书:平均分)
  谈话:每人分到的苹果和矿泉水,我们都是用这样的一个数来表示的,那“半个”能不能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像二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好吗?(板书课题)
  读二分之一:谁会读这个数的?(指名2—3人读,然后齐读)
  理解二分之一: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这块蛋糕的……(蛋糕的一半上出现二分之一)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
  另一份呢?(另半个蛋糕上写上二分之一)
  通过分巧克力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意义。
  折二分之一: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
  学生折纸涂色,然后交流汇报。
  这张长方形纸有的横着折,有的竖着折,还有的斜着折,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呢?
  判断二分之一。
  二、认识“几分之一”。
  再选一张纸折一折,涂上颜色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学生活动,然后组织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分数,还学会了比较大小,这些分数其实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看!它们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三、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中间的这条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叫“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数线上面的叫“分子”,这里的分子“1”表示其中的一份。
  四、比较分数的大小。
  出示两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涂色部分分别表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让学生比一比,哪一个分数大?
  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八分之一与四分之一比,谁大?
  还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呢? 十六分之一与八分之一比,哪个大?
  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五、组织练习。
  1.写分数
  认识了这么多分数,想不想自己写一写?细心的小朋友回忆一下,老师写分数的时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比一比,填一填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这是3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第一张涂满颜色后用“1”来表示。
  第二张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第三张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表示多少呢?
  第四张平均分成12份,涂色部分又表示多少呢?
  3.生活中找分数
  完成想想做做第六题。
  分数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瞧,这是什么?这个栏目是……(科学天地),这个栏目是……(艺术园地)
  《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哪一部分大一些?
  六、课堂小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认识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