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4:06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94-95页。
  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体验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认识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理解1格表示2个单位。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
  学具准备:题卡、彩色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都知道2008年在我国举行奥运会,那是一个多么另人期待的日子啊!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全国人民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小动物们也忙着为奥运做宣传呢!今天,他们正举行运动会。瞧!可爱的小福娃也来了。(出示课件):Hello!小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受邀出席动物运动会特别颁奖嘉宾,你看!比赛还真精彩呢!(课件出示:福娃参加动物运动会动画场面。)
  师:经过激烈的竞争,小狗、小猪、小兔和小猫四个代表队进入了总决赛。最后,每个代表队获得多少枚金牌呢?哪个
   利用低年级学生对有趣的事物和问题感兴趣的特点,设计拟人化“动物运动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为新课的探究准备了第一手数据素材,更是为了能让学生
  教 学过程
  设计意图
  队获得了总冠军?
  (课件依次展示要收集的数据)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出来了吗?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学生讨论,揭示课题:统计
  (二)、合作交流探索突破
  1、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1)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的方法?(“正”字法,画“△”,打“√”等)用哪种方法统计每个代表队的金牌数量最简便?(“正”字法)学生交流汇报
  (2)合作完成数据统计
  课件再次展示要收集的数据
  学生在题卡1画“正”字统计,完成统计表。
  题卡1:
  2、绘制统计图
  尝试:你会用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吗?一格表示几?拿出题卡2,用彩色笔涂一涂。
  生质疑:格子不够。
  感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内容很亲近。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应用迁移法,渗透学习数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探索:小兔代表队有14枚金牌要14个格子,可是这统计图一竖只有10个格子,格子不够,怎么办?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接着往上涂;并排涂。)
  学生用自已的方法再次尝试。师展示完成的两个作品。
  师:你们觉得接着往上涂的方法怎样呢?
  生:不行,上面没地方啦!
  师:那并排涂这种方法行吗?
  生:行!
  生:14格应该比7格高,但拐弯后旁边成了4格,好像还没有7格高,这样看不清楚。
  生:拐弯的那列不知道是哪个代表队的,不好区别。
  师:你们觉得呢?(不太好)对,条形统计图是以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量多少的,如果拐弯了不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了,而且不好区分属于哪个代表队的了。那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生:可以用一格表示2枚。
  生:一格表示2枚,2格就表示4枚,那10格就表示20枚,这样格子就够了。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这种方法行不行。如果用一格表示2枚,那2格就表示4枚,3格就表示6枚......
  (师生边说,师在课件上边把统计图左侧的数据改为2、4、6、8、10.......)
   问题是一切思维的起点,这部分的设计变教师的“教”为“引”,学生的“学”为“探”,把数学问题化,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逐步展开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
  教 学过程
  设计意图
  师:我们再仔细观察,图上一格表示几枚?那一枚该用几格表示呢?
  生:一枚用半格表示。
  师:小狗代表队有7枚金牌,该怎么涂色呢?
  生:找到6再往上数半格。
  师:为什么?
  生:数到6就6枚了,再往上数半格就是7枚。
  师:(课件示范演示)对准表示小狗代表队那列,向上找到表示8的位置,然后在格子正中间画一条水平的横线,再向下涂色。你会涂吗?涂色还要注意什么?
  生:涂得整齐均匀,不能涂出格。
  学生完成题卡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学生回答,师提问:从统计图上,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4、课件展示福娃颁奖小结
  :小朋友,你们真聪明!你们通过统计让我知道了小兔代表队是本届动物运动会的总冠军,这个奖杯是属于它们的,也是属于你们的!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新
  1、寻找统计
   通过对涂半格的探索、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选择加工信息,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福娃的一番鼓励使学生体验到经过自己的探索能够为福娃做点什么,而充分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教 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学生欣赏、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课件)
  (2)、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统计的问题。
  2、实践应用
  (1)、师:为了宣传奥运,福娃将到我校参观。小朋友正在排练节目准备开联欢会欢迎福娃的到来呢!二(1)班参加打太极扇、读经诵典、独轮车表演这三项校本演出的人数各有多少?你能把统计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吗?(出示课件)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互评。
  拓展:如果参加打太极的人数很多时,你觉得一格还可以表示几?学生交流汇报。
  (2)小组合作完成小朋友都喜欢哪些玩具的统计(做课本练习二十二第4题),并让学生看着统计图说说:你建议玩具店的老板怎样进货?为什么?
   欣赏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统计的魅力,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统计。
   
   让学生应用统计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
   
   不失时机地促使学生联系实际想到一格还可以表示多个单位,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向深处。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1、看看课本;谈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你能说说自已或小伙伴在这节课的表现吗?
  3、统计各小组所得,评比本节课学得最棒的小组。
  4、号召学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延伸:设计一个“课后小调查”:调查家里或邻居一个星期扔掉多少个塑料袋,制成统计表,并谈谈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你想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板书设计:
   通过总结,自评、互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将学生的评价结果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有效地利用了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时也是对学习质量的一种反馈以及课堂的延伸。
  板书设计图文并茂,精简明了,重点突出,加深了学生对统计的认识和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年级数学教案——《统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