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3:29

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第》简案

  课标内容
  本课通过“乘车”情境,使学生体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乘车”生活情境游戏,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含义,初步独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难点:独立计算
  教学方法
  情境操作教学法
  学习用具
  小圆片、铅笔盒、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乘车”游戏,理解连加连减,加减速混合运算顺序的含义。
  1、创设情境
  师生合唱上学儿歌,引入上下学搭乘公共汽车游戏。
  师:我们来做一个放学回家搭乘公共汽车游戏,好吗?
  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原车上有2人,停靠校门后先上()人,再上()人。
  2、理解连加含义
  师:那个小朋友能把我们这个游戏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你能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计学生能说出原有2人,先上1人,再上4人和原有2人,先上3个男同学,再上2个女同学等。数学问题也能提出来:车上共有几人?)师:那车上共有几个呢?你能算出来吗?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独立探究
  师:你能用算式写出来吗?
  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2+1+4=7、2+3+2=7
  2、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体会运算顺序。
  师:车上有7人,你能说出是怎样计算的吗?
  那现在请各小组用小圆片代表人,铅笔盒代表公共汽车进行操作。
  师:现在你知道车上有7人是如何算出来吗?
  2+1+4=72+3+2=7
  3、质疑:加深理解算式含义
  算式中: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呢?7呢?
  4、继续操作,理解加减速混合运算含义。
  (1)师出示的灯片图2、图3。
  生拿出小圆片、文具盒进行操作。
  a、车上有7人,到了下一站,下车了3人,又上车了2人。
  b、车上有7人,到了下一站,又上车了2人,下车了3人。
  (2)师:你能提出问题吗?
  如何列式计算?
  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
  (3)小组交流,说出计算顺序。
  师:写完的小朋友,请把你写的算式给你的同学看一看,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生:汇报
  三、律动放松,调节情绪。
  四、揭示课题
  五、结合生活实际运用
  师:在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跟我们乘车游戏相似问题呢?你是如何解决的?
  生:讨论解决
   利用学生身边的现象,让学生进入乘车的情境,同时教师还可进行公共场合纪律的教育。
   
   
   
   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自主探究合作意识。
   
   
   
   
   独立尝试后,进行交流,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写出正确的算式和计算顺序,能让自己进一步从情境中抽象出来,进一步体验和理解,运算顺序的含义。
   
   
   
   
   
   
   
   
   
   
   
   
   
   
   讨论和解决生活中数学运算顺序应用,能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好习惯和信心。
  六、尝试练习
  1、出示试一试,要求独立完成。
  2、出示投影(练一练)
  师:你们都能正确计算结果,连小鸟都为你们高兴,看(师出示投影练一练1)谁能说一说这几幅图的意思?
  生:填图,汇报结果。
  3、比一比
  练一练2、3计算正确的小朋友在书上可以画小红花、写A、100分,我真棒等表扬自己。
  4、出示情境图,练一练4
  说一说,填一填,要求说出运算顺序,计算正确
  七、小结
  师:这节课有进步吗?有哪些进步
  八、小实践
  师:其实,不只是在乘车时有这样的的问题,只要你平时认真观察事物,你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的,请同学们回去之后。请爸妈帮助自己,看看家中能不能发现有这样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有,用数学日记的形式之下写下来,好吗?
   学生自主表扬自己,是自己不断肯定自己的前进过程,有助于提高计算进度。 
   与生活密切联系,把计算数学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能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者:马头小学柳成胜安口小学张爱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级数学教案——《乘车第》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