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3:01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