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2:59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个积(商)之和(差)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教师出示:
  16×4+18   18+4×6
  69÷3-14   50-35÷5
  先说出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分组计算,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二、创设情境.
  问:同学们都去过商店买东西吧,要算一算买来的东西共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今天,我就要去商店去买两样东西,请你们帮我算一算需要用多少钱?
  出示动画“混合运算”,问:看图谁能先说说我要买些什么,然后列个算式表示要花的钱数?
  学生汇报并列式,引出例1.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理.
  1.尝试计算:16×4+6×3
  (1)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3)学生汇报,研究算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6×4+6×3    16×4+6×3
  =64+6×3    =64+18
  =64+18    =82
  =82
  (4)比较异同,总结算法.
  分析比较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算法:求两个乘积的和,要先算出两个积后才能相加,所以加号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运算,这样会更简便.
  2.改变例题,学习例2.
  (1)将例116×4+6×3变为:
  16×4-6×3       16÷4+6÷3
  16×4+6÷3       16÷4-6÷3
  (2)学生独立选做,可任选一题,也可全做.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3.归纳推理,总结规律.
  讨论:观察比较,例题中的4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两个乘积的和(或差),求两个商的和(或差)以及一积一商的和(或差)的混合式题,都要先算出积,或商,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两个除法也可以同时脱式,一乘一除.
  4.初步练习,深化提高.
  计算:588÷7-29×2=?并思考发现了什么.
  三、应用方法,强化知识.
  1.计算下面各题.
  39÷3+48÷6   24×4-42÷3
  17×4-12×4   81÷3+4×6
  2.小强买3支铅笔,2本写字本.看图算出买铅笔和写字本各用了多少钱,一共用了多少钱?
  四、质疑,全课总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混合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