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2:36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上的例6、例7.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1.列三组题.
  42 ÷ 6=         72 ÷ 8=         72 ÷ 4=
  7 × 6 =         8 × 9 =         18 × 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板书:
  2.设疑引出课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
  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