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0:40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地验算。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关键: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教学建议:
  除法验算的基础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课始可以出示类似的题组,让学生观察每组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然后得出“商×除数=被除数”。在这之后出示例4,让学生通过画面收集信息,小组讨论他们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反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有余数除法的验算上,对有余数除法学生验算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即14×7=98、14×7+2=100,此时我们应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明白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搞清“用100元人民币买7元一本的笔记本,可以买14本,还多2元,应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余数算式的每个部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能与具体情境的实际意义对应,这样验算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再加上2应该等于100,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