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0:37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具体情境进行的估算。
  教学建议:
  教材给出了两个学生对例2的不同解题策略,使学生明白: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具体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理解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
  a.课一开始除了教材中“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外还可以创设更多情境。
  如: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每4人发一顶帐篷,至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b.请学生尝试列出解答上面各题的算式:124÷3≈182÷4≈100÷3≈
  c.请学生逐一说说算式的意思,在说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
  2、怎样进行除法估算。
  A.一般方法
  a.从上面的算式中抽出:124÷3≈,请学生尝试估算,估算之后展示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
  生1:124≈120,120÷3=40(或3×40=120),每人大约运40箱。
  生2:124=120+4,120÷3=40,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b.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c.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B.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a.再现一开始问题情境,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每4人发一顶帐篷,至少要准备多少顶?
  b.组织讨论,能将100估成120吗?为什么?将182估成160合适还是估成200合适?
  通过对买饮料和准备帐篷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