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0:12

三年级数学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比较面积的大小。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
  小红和小丽在一次旅游中照了很多漂亮的相片,她们去到玻璃店想给自已心爱的相框加上玻璃,以便保存.课件展示两块面积相等,但是形状不同的玻璃,店长安装好了,却让她们付同样多的钱,可小红和小丽认为:两块大小不一样的玻璃收同样多的钱不合理,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一、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你首先会看到它的什么呢?
  生:回答。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课桌的表面、练习本的表面。
  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什么吗?
  生:回答。
  板书:物体的表面。
  问:你发现这些物本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吗?
  生:回答。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出示:
  问:你知道它们的面积在那里吗?(课件展示)
  面积周长呢?(课件展示)并比较大小。
  师:像这样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生一齐归纳面积的含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问:1、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让学生比较电视和黑板的频幕哪个大?
  生:回答。
  师:像这样用眼睛观察就能比较面积的大小的,我们叫什么方法呢?师生归纳。
  板书:观察法。
  第一关: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生归纳重叠法。
  板书:重叠法。
  第二关:
  师生归纳数格子法。
  板书:数格子法。
  师生一齐归纳比较面积大小的三种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通过刚才学习的方法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让学生利用手上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
  展示几个小组不同的摆法,并师生共同归纳: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而用□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让学生看书质疑,并把自已认为重要的句子画出来。
  1、认识平方厘米。
  问: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说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板书并出示1平方厘米的图形。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2、认识平方分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板书并出示1平方分米的图形。
  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平方分米的大小。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3、认识平方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板书。
  师: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让学生4人双手围成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
  即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4、加强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四、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5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3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教室的面积是54
  五、本课小结(略)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教材把握准确,处理得当.
  2.过度自然,容量恰当.
  3.“三动紧密配合,练习形式多样,学习积极较高.语句速度偏快,照中下先意识弱.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老师表情亲切,语调柔和,自信从容,和学生的互动较好,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法得当,面向全体,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讲练结合,有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2)班
  蔡素云
  蔡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确有办法,每次听她的谭,都感到课堂响亮,活跃.如果靓女的特长我无法仿效,如是方法方面,有必要找她请教.把自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水平提高一点.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教者善于用教态和语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的气氛.
  2.准确把握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学生的热情高,回答声音响亮.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也抓得比较好.教师面向学生全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教学环节中教师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也很注重生与教学的联系,教法得当,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作为组织都不得积极,引导者的角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