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30:00

三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周长》

  一、教学内容:书61-62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
  2、会测量计算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主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并拓展研究不规则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建立周长的概念,能指出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并会测量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教学重点;正确、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教学难点。三、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
  四、教学过程
  1.体验中引出周长。沿着操场的边线绕操场跑步一圈(板书”一圈“、”边线“)、让学生比划路线,描述多少是”一圈“、什么是”边线“、贴平面图,让学生用粉笔画跑步的路线,强调”起点“、”终点“、操场一圈边线的总长度、操场的周长。(板书周长)
  2.操作中理解周长。
  (1)指导学生找出身边物体的周长、指出课本封面的周长。(电脑显示给予确认)
  (2)让学生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多媒体随后显示)
  3.测量计算中深化对周长的认识。
  (1)(显示老鼠和兔子分别绕三角形、四边形的草坪跑步一圈)
  提问:谁跑得多?比什么?怎么能知道它们各自的周长呢?
  (板书:测量计算)
  (2)在作业纸上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的周长,再组织小组汇报。
  (强调:所有边长的总和)
  (3)测量更多边形的周长,总结强调周长即”一周边线的总长度“。
  4.引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出示方格纸上的正方形、长方形,要求测量计算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巩固练习。正方形的边长为2分米,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和由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强调:计算的应是有关图形”一周的总长度“。
  (3)测量并计算周长。(出示下面的图形)
  5.合作解决问题。测量计算出硬币和树叶的周长。
  教学后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