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9:27

三年级数学教案——《口算》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93-94页的例3、例4,试一试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算理和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三、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算理和口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的算理和口算方法。
  五、教学准备:
  投影片、口算卡片,小棒。
  六、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
  导入
  教学
  新授
  1、口算:
  30÷3=40÷4=400÷4=8000÷8=
  指名说出30÷3、400÷4这两题的口算方法。
  2、答:
  (1)240里面有()个百和()个十,也可以看作是()个十。
  (2)3000里面有()个千,也可以看作是()个百。
  1、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24÷2,指名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2)学生操作:摆出2捆小棒(每捆10根),再摆出4根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回答。
  2、教师出题,学生填空。
  3、
  1、指名回答。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新授
  小棒。问: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把24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
  (3)讲清算法。
  联系复习题,结合学生操作过程向学生说明:(同时教师出示例2直观图),刚才计算60÷3时,先把60根小棒看作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就是20根。现在计算24÷2,有2捆零4根,先分整捆的,每份有1捆,再分单根的,每份有2根,这样一份里面都有1捆零2根,就是12根。
  根据分小棒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口算方法和步骤。(边说边板书)
  A、把24分成2个十和4个一;
  B、把2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个十,再把4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一。
  C、最后把1个十和2个一加起来就得12。
  24÷2=
  想:2个十÷2=1个十
  4个一÷2=2个一
  1个十+2个一=12
  D、指名完整地口述计算过程。
  (4)概括方法:一位数除两位数,可将被除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分别去除以除数,最后将除的商合起来。
  1、请同学根据教师的提示,摆小棒。
  2、教师一边摆,一边讲解。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指名说完整过程。
  5、教师学生一起概括方法。
  教学
  新授
  巩固
  练习。
  2、出示例4:口算150÷3。
  提问:15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
  (1)出示放大图,手指放大图问:把150平均分成3份,该怎样分呢?
  (2)学生操作。动手分一分。说出每一份的结果。
  (3)请一名分得好的学生上台说明。说出分的步骤。分整十的,15÷3=5,每份就是50。
  (6)如果不看图,你能不能口算出150÷3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边问,边板书)
  (7)教师概括。像例4这样的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的数,被除数的百位和十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是先除几百的数,再除几十的数。想一想:2600÷2怎么算?得多少?
  3、试一试。
  学生先和同桌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再独立完成。
  1、口算比赛,学生开火车。
  2、完成练一练的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一下,几十、几百、几千的数,除以一位数时,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3、文字题。
  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聪明题:请同学们说一说怎
  1、出示例4。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3、出示放大图。
  4、学生操作。
  5、教师板书。
  6、教师概括。
  7、同桌互说,独立完成。
  1、学生开火车。
  2、学生比较。
  3、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4、4人小组讨论。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巩固
  练习。
  么算?再在1号本上列递等式计算。
  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列递等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
  例3:24÷2=例4:150÷5=30
  想:2个十÷2=1个十
  4个一÷2=2个一
  1个十+2个一=12
  八、课后小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