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8:56

三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材说明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经历多样化的认识过程,突出对小数的初步认识。
  2.充分利用现实生活题材,加强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结合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三)教学提示
  1.突出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小数。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商品价格认识小数。
  3.激励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重视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在小数加减法中的迁移。
  (四)各节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小数的初步认识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小数,教材安排了4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
  例1:结合商品重量认识一位小数,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初步会读一位小数。
  例2:结合商品价格认识两位小数。既要会读小数,也要能理解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的实际意义,并在例1、例2学习的基础上用描述的方式揭示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
  例3:结合量身高学习用小数表示长度,借助已有的1m=100cm这些认知经验,经历将厘米转化成米并用小数表示的探索过程。
  例4:结合分母是10、100的分数来认识小数,一方面是沟通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为认识小数提供更丰富的题材;另一方面,通过把分母是10、100的分数用小数表示,为今后学习理解小数的意义作准备。
  例5与例4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初步明确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用分数、小数去表示正方形方格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进一步沟通十进分数与小数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本节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一个练习,并且只涉及一位小数相加减。教材在编排时,充分考虑了数学知识的这些内在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力求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初步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例1:是学习一位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列竖式进行计算。教材引导学生按照整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列出竖式计算,这样充分利用整数的有关知识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例2:学习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是在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十分位上不够减,怎么办?”和“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10,怎么办?”这两个问题,突出本例题学习的的重点和关键。此外,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去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