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8:51

三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克》教案

  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9月28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
  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体会1克有多重。
  教学准备
  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
  二、学习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
  1.你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克?请举例。
  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克轻还是重?
  3.一把直尺呢?
  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
  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
  橙子:150克哈密瓜:1250克
  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
  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
  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
  1.试一试
  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
  盒大约重多少克?
  2.做“想想做做”的第1题。
  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
  3.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
  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
  4.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千克=()克3000克=()千克
  9000克=()千克7千克=()克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5.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
  有什么收获?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课后感受
 复习克的知识和千克和克的关系。效理想。这部分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也已经接触过,所以这里只是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