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1、3、6、9单元教学体会3
第六单元《面积》一、教材浏览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目标、内容见课件
2、教材体系(表格)
二、教学思考
面积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大家都比较熟悉,具体的教学不做详细的介绍。下面浅谈几点:
1、”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新特点
一是概念的表述有所不同”平面图形“--”封闭图形“,这样定义显的更严密些。二是强调面积单位产生的过程(案例)。三是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比较专门安排了一节课,在后面的练习中也很注重求周长与面积的对比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单元的教材,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等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3、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加强估算这也是借鉴国外的经验,同时有学者研究表明估计、估测与精确计算能激活人大脑不同的区域。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测给予较多的关注,在”做一做“和后面的练习中多处要求学生估计图形的面积。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估测方法与策略性的培养,在学习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前的估计,是利用面积单位的表象去估计物体表面或图形包含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同时这个层面的估计也为后面的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有一定的帮助,渗透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在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后的估计,最好引导学生先估计长与宽的长度,再用计算的方法估面积,毕竟用面积单位(二维空间)去估比估长宽的长度(一维空间)要麻烦,如果估”操场“等较大的面积时就更麻烦。
4、关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部分内容原来在四、五年级教学。由于市制单位已经废除,土地面积大大简化,只有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所以提前进行教学。但学生对100×100、1000×1000的计算还没学习,对这几个单位间的进率学生还不会用推算的方法,只能靠教师介绍,学生记忆,教材安排在这里是否不够合理。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材采用”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告诉学生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其实这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直接建立1公顷与1平方千米的表象,因为足球场一个县也没几个,对学生来说没什么表象,再说200个、140个数量多难于想象。最好举实例如学校操场(我们的操场约1公顷),4个温州乐园约1平方千米,100个操场约1平方千米。以具体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另外、填单位时比较模糊(以城市、城市的一部分加于区别)。
5、可以补充1-2节针对性的专题练习。
如书第81页的第10题是面积相当的长方形周长怎么变?再补充一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如何变?结合81页的11题和87页的第9题可以专门设计一节关于图形的拼、剪引起周长、面积的变化的练习课。(因为在第五册时我们设计了一节”巧求周长“既通过图形的拼、剪研究周长变化的练习课,所以学生对图形拼、剪引起周长、面积的变化的内容掌握起来较轻松。另外这里面积的变化是比较简单的)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材浏览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目标、内容见课件
2、教材了解(表格)
数学广角中的教材内容并没有什么严密的教材体系。本套教材从第二册开始每册中都专门安排一个单元的内容来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册教材中的例1是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其实第一册学习数数和分类思想中实际上就已经接触到集合。例2是利用天平的原理,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思考
1、例1集合思想的教学
教学数学广角时刚好是天气比较炎热,教学时我们可以调查学生喜欢吃”西瓜“和”梨“的情况,这里要引导学生用”喜欢“”只喜欢“和”既喜欢又喜欢“来表达。
再选一些学生上来,这里既有”只喜欢西瓜的“也有”只喜欢梨的“还有”两种都喜欢的“,然后给学生两根跳绳要求把”喜欢西瓜的“和”喜欢梨的“围起来,这时遇到困难”两种都喜欢的“怎么围?通过讨论引导得出要交叉圈。
再把这实际的生活原形用图表示出来。然后引导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
最后让学生列式求共有多少人?这时就有不同的方法:
如5+3+2=10(人),8+5-3=10(人),8+2=10(人),5+5=10(人)。让学生说说各种情况的算理。
2、关于例2的教学早上也已精彩的展示了。
3、关于练习的温馨提醒:110页的第1题这里学生对猫头鹰、鸽子、大雁能否会游泳会有所争议,建议老师们直接引导学生先说出那些动物”飞“”游“的
情况,因为这个争议没必要,也没价值。再让学生填图。
第3题是一个文字表述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等式来表示条件显得更直观些。
第4题其实是等量代换的一种变式练习,第二幅图中天平不平衡表示的意思。这里直接比一只鸡和一只鸭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与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比较。
第5题的第2小题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此题可用:
1)、三道算式的左右分别相加得到2圆+2三角+2方=200得出圆+三角+方=100
在100-(1)式的三角形......
2)、也可用(1)式+(2)式-(3)式的差再除于2的方形
3)、还可以(1)、(2)式比较得出圆比三角形多28再根据(3)式利用和差问题来求出三角形和圆形,最后求出正方形等方法。
4、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以上是我对这四个单元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