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7:47

表内乘法(一)用数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56—59页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完整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能够运用所学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恰当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投影出示例6)
  师:(1)请同学们看图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在图上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吗?(教师随生的回答板书:有3头大象,每头大象搬2根木头。)
  (3)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问题: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4)全班齐读。
  给学生呈现出完整的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的全貌。便于学生能够独立提出用乘方计算的问题。
  二、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2.师:这道题应该怎么样列式呢?
  教师可以指名到黑板上完成。
  例6提前学习,是由于在学习乘法口诀时,学生也都是在情境中运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从而提炼出口诀的。所以例6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不难,可以放手让学生解决。
  3.乘加。
  (1)师:这时,又过来一头大象,不过它只搬了一根木头。(投影出示问题:又过来一头大象,它只搬了一根木头。现在4头大象一共搬了多少根木头?)
  会画图的老师也可以画一幅图。
  (2)师:这道题怎么样列式呢?(教师板书)
  生1:2×3+1=7(根)
  生2:3×2+1=7(根)
  生3:2+2+2+1=7(根)
  生4:2×4-1=7(根)
  生5:4×2-1=7(根)
  后两种算法可能学生有困难,不要硬要学生提出来。如果乘加算式孩子们也不能提出,可以先列连加法,再引导学生将连加法中“同数相加”的部分改写成乘法算式就可以了。
  4.乘减。
  (出示例5图)
  师:(1)请同学们看图观察:图上都有谁?它在干什么?
  (2)你能在图上发现有用的数学信息吗?(教师随生的回答板书:①每棵玉米有3个玉米棒,掰走1个。②前2棵玉米上有3个玉米棒,后一棵玉米上有2个玉米棒。)
  (3)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①还剩几个?②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
  如果学生提出了第②个问题,就让学生口答。重点研究“还剩几个”的算法。
  师:这道题怎样列式呢?(指第①道。)
  生1:3+3+3+3-1=11(个)
  生2:3×4-1=11(个)
  生3:4×3-1=11(个)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乘法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尝试着列出了“乘加”、“乘减”两种算式。下面我们就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几个问题。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6.56页“做一做”的第1题。
  7.58页4、5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表内乘法(一)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