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7:19

“剪一剪”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点:让学生知道在剪纸的过程中,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剪出的对称图案的个数就是前一次的2倍。
  2.能力点:让学生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3.美育点,让学生剪出漂亮的图案。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在剪纸的过程中,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剪出的对称图案的个数就是前一次的2倍,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
  彩纸数张、剪刀一把、作品一张、小展示牌等。
  【学具准备】
  彩纸数张、剪刀一把、铅笔等。
  【学习环境】
  6个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学生在乎等、自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剪纸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会剪哪些图案呢?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剪过的图案真多。这节课,我们再来剪一剪。
  (出示课题:剪一剪)
  二、探究新知
  (一)看一看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剪纸,尤其是喜欢剪对称的图案,你们看(出示剪好的小人)!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学生表述,教师演示并讲出应注意的问题 (如身体各部分画得要匀称等)。
  师: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皮皮好吗?
  生:好。
  (二)猜一猜
  1.猜一猜把纸对折2次能剪出几个皮皮。
  师: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次,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出半个皮皮,请大家猜一猜能剪出几个皮皮?
  生:2个。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轻轻展开,并对学生给予表扬。
  2.猜一猜,把纸对折3次,能剪出几个皮皮?
  师:教师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对折3次,然后画出半个皮皮,请大家猜一猜能剪出几个皮皮?
  生l:3个。
  生2:4个。
  教师随即展示,并给猜对的学生以表扬。
  (三)试一试
  1.出示表格设疑。
  对折次数1234
  剪出个数l24
  师(边指表格边说):把纸对折1次,能剪出1个皮皮,把纸连续对折2次,能剪出2个皮皮,把纸对折3次剪出来4个皮皮,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把纸连续对折4次,能剪出几个皮皮呢?
  生3:5个。
  生4:6个。
  生5:8个。
  2.动手操作解疑。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下面就请每组同学共同合作剪出一幅验证一下好吗?
  (1)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剪完之后,各组汇报结果,教师填写表格。
  (3)教师收集各组作品待用。
  (四)想一想
  1.找出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6:对折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多1,剪出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加。
  生7:剪出的个数存在着一个规律,每次剪的个数都是前一次的2倍。
  教师给予表扬。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表格内容,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生8:把纸连续对折5次能剪出几个皮皮呢?
  (16个)
  生9:把纸连续对折6次能剪出几个皮皮呢?
  (32个)
  ……
  3.提出难点问题,讨论解决。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共同研究一下(出示刚才各组的作品),刚才各组都连续对折了3次,都只画了半个皮皮,为什么剪出来的皮皮有的是连续的,有的却不是连续的呢?把你们的想法先说给同组的伙伴们听一听。
  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生:把纸对折3次后,在不开口的这边画,把皮皮的胳膊画过对边,然后剪下来,皮皮就是连续的,如果皮皮的胳膊没有画到对边,那剪下来的皮皮就是不连续的。
  4.体验感悟。
  师:你们每个人都能剪出连续的皮皮吗?
  生:能。
  师:请大家来试一试吧!
  学生操作,教师给予指导。
  三、发挥想象
  (一)出示教师作品,让学生给予评价
  (二)让学生发挥想象, 自主创意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剪出一幅最漂亮的连续的对称图案。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三)展贴作品
  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本组的小展示牌上。 (要求各组把作品统一布局,再进行粘贴。)
  四、总结评价
  教师把各组作品展牌展示在黑板上。
  师:你最喜欢哪个组的作品?说明理由。
  教师公布评选结果。
  五、布置思考题
  教师出示事先剪好的旋转的连续的4个皮皮。
  师:同学们请猜一猜,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
  让学生自由猜,教师不予回答,鼓励学生回家动手实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剪一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