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7:09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教学设计1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此之前已经学过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其应用。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顺序是:先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然后在探索有关0的除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上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再学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的除法,最后学习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计算式题。
  后续相关内容是四上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其应用。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在学习中,学生将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建议:
  1.严格把握运算难度,注重知识呈现的层次性思考性,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从生活情境中引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计算方法。
  3.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口算方法与笔算方法的沟通。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课时安排:9节
  各课时教学设计:
  1.分桃子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开学初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出发算式。
  3、重点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4、学生独立计算“48÷2”。
  5、小组交流。
  6、汇报
  7、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三、巩固练习
  用竖式计算。
  84÷481÷390÷6
  98÷784÷696÷4
  2.淘气的猴子
  教学目标: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4只小猴现在想去摘桃子。我们看看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好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它们一共摘了几个桃子?”
  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
  3、试着帮他们分桃子。
  4、汇报做法。
  0÷4=0
  5、继续观察,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
  6、学生试做。0÷5=0
  说一说:0÷70÷8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408÷4612÷3840÷6
  3.送温暖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在偏远山区有很多贫困的学生,今天咱们学校要搞一个活动,为他们献“爱心”。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2、试着列式解决。
  3、估计商是多少,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列竖式计算,引出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5、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7、进行验算。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先估计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4.买新书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7÷6624÷6×5
  801÷(3×3)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48×232×5
  160÷2240÷5!
  96÷380×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