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7:03

“除法(2)”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除法(2)(人教版第四册P19和练习四第4-6题)
  设计理念:
  1、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参与学习过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注重动手实践。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分一分、圈一圈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新知,巩固新知。
  3、注重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且 在参与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标:
  1、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意义;知道"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有几个这样的一份",能用除法来计算,建立包含除的概念,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能用"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表述一个除法算式。
  2、掌握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准备:
  课件,每生8个苹果卡片、竹笋卡片、盘子卡片等学具。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动手实践,初步理解包含除的概念。
  (1)把8个苹果,每2个装一盆,可装多少盆?
  提问:有几个苹果?装一盆要几个?
  学生用苹果卡片演示。
  教师课件演示。
  得出一句话:8个苹果,每2个装一盆,可以装4盆。
  就是说8里面有(4)个(2)。〈板书: 8里面有(4)个( 2)〉
  (2)10颗糖,每个小朋友分5颗,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学生用糖果卡片演示。
  教师课件演示。
  得出一句话:10颗糖,每个小朋友分5颗,可以分给2个小朋友。
  就是说10里面有(2)个( 5)。〈板书: 10里面有(2)个(5) 〉
  (3)课件呈现熊猫分竹笋的情景图: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
  你能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能放几盘?
  提问:熊猫要分多少竹笋,怎样分?
  能放几盘呢?(5盘)怎么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呢?
  (学生可能会说用学具摆一摆,也可能会说圈一圈。)
  用你喜欢的方法来验证。
  3、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
  像刚才这样分东西的问题,"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表示20里面有()个4。
  可用除法算:20÷4=5
  4、认识各部分名称
  先请学生说一说:在加法、减法、乘法算式中,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每个数也有自己的名称,你知道他们的名称吗?
  (1)如果学生能说出来,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的基础上,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如果学生说得不准确,教师指出:我们数学家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板书:被除数),把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板书:除数)把得数叫做商(板书:商)。
  (2)联系算式说一说:
  这里的20叫(被除数),表示一共要分的竹笋,4是(除数),表示每4个一份,5是(商),表示有这样5份。
  (3)读一读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这三个名称中,你觉得哪个比较难记?记一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学习列除法算式
  你会给分苹果和分糖果的这两题列算式吗?
  (1)8÷2=4,
  (2)10÷5=2列出算式后,说出各部分名称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先用12个~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每堆6个,分成了()堆。12÷□=□
  每堆3个,分成了()堆。□÷□=□
  每堆2个,分成了()堆。□÷□=□
  (1)学生独立练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填写算式。
  (2)全班交流反馈。
  (3)说说算式的意义。(任选一题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先同桌互说,再个别说)
  (4)说一说每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练习四中的第4题。
  每个小朋友2串糖葫芦,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
  (1)说说题意:一共分()串糖葫芦?按照每( )串一份来分?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填写算式(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圈一圈)
  (3)交流反馈。
  3、练习四中的第5题。
  每2只一副。
  8÷□=□
  (1)说说题意
  (2)填写算式(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圈一圈)
  4、练习四中的第6题:圈一圈,填一填。
  □÷□=□
  □÷□=□
  要求:仔细看图,说一说要分的东西是多少?按几个一份来分?可以分几份?
  再说一句话:(   )里面有(   )个(    )。最后列出算式,说说算式的意义和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1)学生独立练习
  (2)反馈圈的结果和填的结果。
  (3)交流算式的意义。
  三、课堂总结
  今天小朋友通过分东西,知道了把一些东西,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要算可分几份,也用除法计算。还知道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除法(2)”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