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6:42

三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处理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能教熟练地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3、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中需要进退位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小数加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
  2、列竖式计算。
  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
  二、专项练习
  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题。
  第1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漏了进位。5加7等于12,写2进一。
  第2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小数点没有对齐。就是数位没有对齐。
  第3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从个位退一后,整数部分只剩下9。
  2、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这是一道估算题,注意的问题:
  1)独自审题,并解答问题。
  2)说说解答方法。
  3)引导他们用估算解决问题,掌握估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21.8元看成22元,14.5看成15元。22加15的和是37,37
  第二种方法:把整数部分先加起来,21+14=35。由于小数部分的和不可能超过2,所以他们的和一定小于40元。
  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3、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4题。
  这是一道小数加法题。目的在于通过本题解决过程考察、评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4、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5题。
  这是一道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可以找出新问题,激发探索精神。
  第(1)题:用加法计算。
  第(2)题:用减法计算。
  第(3)题:先找小于5元的食物,然后进行计算。
  第(4)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作业设计
  1、列竖式计算。
  1.9+2.87.4-5.835.8+9.712.8-9.7
  56.2-27.853.47+4.2563.7-37.823.1+61.3
  2、解决问题:
  1)萧萧到超市买东西,花了18.6元,还剩下13.9元。萧萧带了多少钱?
  2)朗朗带了50元,买了2本书,还剩下32.8元。买这二本书共花了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练习课
  1、口算。
  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
  2、列竖式计算。
  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
  1、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题。
  第1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漏了进位。5加7等于12,写2进一。
  第2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小数点没有对齐。就是数位没有对齐。
  第3题:判断结果:错误。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从个位退一后,整数部分只剩下9。
  教学后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计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