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6:32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除、减除应用题教案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投影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每盘放几个苹果?
       
          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填出条件并解答.
       
          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使学生明确:要求平均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一共多少个苹果,还必须知道要放多少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4、例5)”】
       
          (1)出示例4:有18个苹果,又买来6个.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2)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逐一出示三部分实物图.
       
          ①18个苹果的实物图;
       
          ②6个苹果的实物图;
       
          ③4个盘子的实物图.
       
          (3)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
       
          通过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确: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苹果的总数和盘子的数量,盘子的数量题中已经给出,是已知的,苹果的总数题中没有直接给出,是未知的.
       
          再引导学生思考:要求每盘放几个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步应该算什么?
       
          随学生叙述,教师板书: ①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思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题中的哪两个条件?
       
          启发学生看实物图思考解答方法.
       
          指名说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8+6=24(个)
       
          想一想:有了苹果的总数24,还知道要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根据这两个条件,可求什么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板书:②每盘放几个?
       
          学生看图思考解答方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4)回顾例4的分析过程.
       
          教师以叙述、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例4的分析、解答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方法.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指名叙述例4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
       
          ②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先思考要解答最后的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再与题中条件对照,看所需的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由此确定,这个未知条件就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第一步.求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可解决最后的问题.
       
          指名叙述例4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说明是怎样分析的.
       
          ③确定了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
       
          指名叙述例4的解答方法.
       
          2.教学例5.
       
          (1)投影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苹果可以放几盘?
       
          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填条件并解答.
       
          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使学生明确:要求可以放几盘,必须知道放在盘子中的苹果有多少个,还必须知道每几个苹果放一盘.
       
          (2)【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4、例5)” 】出示例5: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①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随学生叙述,教师先出示18个苹果的整体实物图,然后从苹果图的末尾在三个苹果(图)上画上斜线,表示吃掉了3个,最后把前5个苹果(图)用线连起来,表示每5个苹果放1盘.
       
          ②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可以放几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
       
          通过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确:要求可以放几盘必须知道有多少个苹果要放在盘子里,还必须知道每几个苹果放一盘.对照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知道,每几个苹果放一盘是已知的,有多少个苹果需要放在盘子里题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是未知的,需要先解答出来.所以第一步应该求吃了3个后,剩下多少个苹果.
       
          板书:①剩下多少个苹果?
       
          启发学生思考:求剩下多少个苹果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解答?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18-3=15(个)
       
          想一想,剩下的15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板书:②可以放几盘?
       
          学生看图思考解答方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③回顾例5的分析过程.
       
          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前面师生共同的分析解答,叙述本题的分析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学生叙述中,教师加强引导,使分析过程连贯而完整.
       
          3.完成“做一做”.
       
          (1)饲养小组原来有9只兔,又生了6只小兔.每5只放在一个笼子里,要用几个笼子?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教师帮助学生从问题入手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帮助学生由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
       
          提问:看到问题,应该想什么?
       
          使学生明确: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应该由问题思考解答所需要的两个条件.
       
          提问:要求用几个笼子,需要哪两个条件?找出这两个条件后怎样做?
       
          使学生明确:找出解答最后问题的两个条件后,与题中的已知条件对照,看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这道题里,一共有多少只免是未知的,所以第一步就要解答这一问题.
       
          提问:这道题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题,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集体订正.
       
          (2)植物小组养了19盆梅花,送给幼儿园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放几盆?
       
          ①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②指定一名能力较强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加强引导、点拨,使每一名学生听懂分析思路,即要求每个教室放几盆需要知道要放到教室的梅花有多少盆,还要知道放在几个教室里.放在几个教室里,题中已经给出,是已知的,要放到教室的梅花有几盆是未知的,所以第一步应求送给幼儿园3盆后,剩下了多少盆,第二步再求每个教室放几盆.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题.
       
          指名叙述解答过程,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第三组的例4、例5.
       
          这两道应用题我们都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的,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先思考解答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中未知的一个就是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有了第一步的结果,也就能够解答最后问题了.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分析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使用,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除、减除应用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