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5:25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教案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最佳解题方案。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最佳方案。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和幻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做一做,说一说
       
          “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甲98-48=50(米)学生乙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研究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解答。
       
          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第二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
       
          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50-30=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
       
          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
       
          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
       
          (三)巩固发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
       
          3.看图解答下题
       
          (想一想,怎样解答比较简便。)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课堂设计用了四个教学环节完成上述任务,即,“做一做、说一说”,“设疑激发兴趣”、“巩固发展”、“比较沟通联系”,从而使学生在逐步理解、比较中强化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参考教案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