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3:58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1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物体的边线。
  1、出示一面无边框圆形镜片
  师:这是一面镜子,老师每天早上用它的时候都是这样拿的(演示手势)很小心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镜子是玻璃的,没有边框,易划手。)
  那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解除这个麻烦呢?
  我也想过给镜子镶一道金属边框,可我怎么知道这个边框倒底要多长? (可以用软尺量一下。)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量哪里吗?
  点名指一指边线,如果学生指着边线上的某一点,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刚才所指的,其实就是这个镜面的边线。
  2、(出示数学书)师: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在哪里吗?引导学生指的方法(从某一个点出发,沿边线绕一圈,回到起点)
  谁再来指一下三角尺的边线?生指,师生指。 同桌互指三角尺的边线。
  3、出示想想做做2
  师: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大家任意挑两幅图描出它的边线。
  学生独立描出第二题图形的边线,并相互交流。
  师选取两位同学的作业做对比,指出画时应贴近边线画。
  二、认识周长
  1、(出示例题图)
  师: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在哪里?谁来指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动态画面演示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师:游泳池池口的边线的长也叫游泳池口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游泳池口的周长?指名说,互相说。
  2、刚才我们所指的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长其实就是什么?(课件出示。)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你还能指出这是什么的周长吗?谁来边指边说。
  三、测量计算周长
  1、(出示一片树叶)师:你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课件演示)树叶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工具去测量,再追问:你们想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2、(出示试一试左边一图)师:这个图形的周长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测量工具?为什么?能一下子直接测量出周长吗?那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每条边的长度,课件出示每条边的长度。)
  追问:知道了每条边的长度后,该怎么得出周长? 指名回答计算方法。
  然后独立测量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
  小结明确:一个多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
  四、拓展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指名回答,阐述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2、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各图形的周长。
  指名回答正方形周长、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指名回答第三幅图的周长长度。(可能有同学会认为是30厘米)
  指名上台指出该图形的周长。
  同时出示各边的长度。并指名计算周长长度为26厘米。
  提问:为什么有同学算出来是30厘米,有同学却算出答案是26厘米?
  同桌两人讨论一下,课件演示。 引导学生发现:在计算的过程中有同学误把2厘米的两条边也算在了周长内。
  五、全课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指出物体的周长,能测量这些物体的周长,能计算物体周长的长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