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3:2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3课时:观察物体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同时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能正确辨认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把物体摆出来。
  2、通过不同题目的练习、讲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自己独立进行题目的练习。
  难点: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进行直观思考。
  教学准备:补充练习题。
  教学过程:
  口算:
  80÷8=      93÷3=   9×800=      110×5
  500×6=   31×2      62÷3=         48÷4=
  学生练习,1分钟完成。集体核对。
  注意末尾的0别忘了添。
  62÷3如何处理?复习商1不够就商0的题型。
  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观察一个物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站在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一个面?
  站在什么位置能看到一个物体的两个面?
  学生尝试回答。
  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如何确定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补充:如果长方体、正方体相对的面的图案相同,则这时长方体的下面的面是什么图案?正方体的背面是什么图案?
  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样判断的理由。
  下列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从侧面看下列的三个物体,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一连。
  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从哪个面看的?学生尝试练习。
  集体核对,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六、解决实际问题2小题(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每本练习本8角,5元钱最多能买多少本练习本?
  学生找重要信息,尝试列式。指名板书(两人),看看谁写得准确而完整。
  学生观察、比较板书,注意答句。
  一共有43个乒乓球,每8个装一盒,最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学生读题,自己独立列式解答。指名两人板书,看看谁完成得出色。
  集体核对,注意答句。
  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除法应用题,而且答案都有余数。
  不同点:答句的处理,第1小题舍去余数,第2小题需要进1。
  小结:这种题目的答句非常重要,是否要进1,就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
  练习小结。
  你觉得在观察物体这一章节中,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交流并自我对照。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补充练习
  课前思考:
  补充了一些之前所学的知识和这一单元观察物体中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断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在观察物体的补充练习中,让学生正确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同时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或三个面,能正确辨认简单的组合图形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能根据从某一面看到的图形,把物体摆出来。
  课后反思:
  由于这一单元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所以这一节复习课补充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口算中注重正确率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做题速度。简单的连乘问题,学生学习得也不错。对于这一单元,要注意题目之间的比较,能深层次地挖掘题目中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对于一些直观的题目都能完成得很好,理解比较到位置。从题目的处理来看,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还可以,但由于题目中抽象的成分不多,因此,没有什么难度。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适当地在原来题目的基础上扩充,一来增加题目的难度,二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这样可以避免由题目简单有带来学生的骄傲情绪,反之,会让学生充满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练习与复习本单元的内容。口算部分相对简单,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简单的连乘实际问题,学生能自己分析题意,并正确的列式计算,也能够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练习过程中还是要强调选择正确的单位。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对比较直观的问题掌握得很好,当遇到需要空间想象的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还是达不到要求,需要通过学具或画图的方式来辅助。但总体而言,这部分知识抽象的内容不多,所以学生掌握起来不是很费力。
  课后反思:
  本次练习中的口算部分主要是检验学生对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正确率,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而对于本单元涉及到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可以,但总体来说这一单元比较简单,没有很抽象的东西需要理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在真正的练习中需要借助相关的工具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但靠学生自己的想象达不到解题的正确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3课时:观察物体补充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