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2:41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

  认识梯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P71例二及相应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梯形
  (1)出示图形 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
  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出示下图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
  (2)学生测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
  (3)概括定义。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示:
  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关系图
  4.四边形的关系
  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
  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
  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
  4.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质疑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五)布置作业
  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教学反思:学生基本认识了什么是梯形,并且能找到梯形的高。懂得了什么是等腰梯形。比平行四边形学的要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