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2:41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教学设计

  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练习教学设计一
  课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课文第62—63页的第7—11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教科书62页的第7题。
  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算式,个别答与开火车相结合,以作到人人参与。
  2、教科书63页的第8题。
  (1)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
  (2)汇报结果,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零和因数末尾的零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教师进行演板。
  3、教科书63页的第8、9题。
  (1)列出原算式:63×4=
  (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
  (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
  (4)仔细观察,请你说一说哪个因数的变化了,怎样变的,积又是怎样变的。
  二、提高练习。
  1、出示(1) 12 × 18 = 216 (12×3)×(18÷3)=
  请你猜一猜结果会是几?你的理由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进行详细的讲解。
  2、那么(2)(12÷3)×(18×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而(3)(12×10)×(18×10)=又该等于多少呢?
  三、综合应用练习。教科书63页的第11题。
  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多种解法。
  如:用估算,430、380、407都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或(400×3)×10=12000(千克)。
  用笔算,430+380+407=1217(千克),1217×(30÷3)=12170(千克);(430+380+407)÷3=406(千克)把406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综合练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谁来说一说。
  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练习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运算。
  2、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接替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4、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5、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  教具准备:幻灯或实物投影仪、电子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1、课文第62页的第7题。
  第7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
  练习过程做到:
  (1)以幻灯或电脑课件呈现算式,算式逐一呈现。
  (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
  (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4)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
  (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
  2、课文第63页的第8题。
  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学生独立笔算。
  (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
  (3)反馈练习结果: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
  如:   7 0 8                  6 4 0
  ×2 5             × 1 2
  3 5 4 0               1 2 8
  1 4 1 6                6 4
  1 7 7 0 0      7 6 8 0
  (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3、课文第63页的第9、10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第9题是两数相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4=。(2)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回答说明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哪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第10题,是在第9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
  4、课文第63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