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1:54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新课标四下)

  教学内容:
  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城市A→B
  第五天城市B→C
  第六天城市C→D
  第七天城市D→E
  A→B115千米
  B→C132千米
  C→D118千米
  D→E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
  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
  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
  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
  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
  ()+38=()+59
  24+19=()+()
  a+57=()+()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85+632=()
  304+215=519215+304=()
  (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学生小结。
  练习本独立完成: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
  (1)画出线段图。
  (2)列式计算。
  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
  (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10+(20+30)+40
  (5)用简便方法计算:
  91+89+1178+46+154
  168+250+3285+41+15+59
  计算:480+325+75
  325+480+75
  二、小结
  学生谈收获。
  课后小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新课标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