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性质8
教学内容: 教科书91~92页例1~例4,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二十第1~6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0的小数化简,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抽象概括小数的性质。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米尺。
教学过程
一、 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在黑板上板书:5, 并指着5问它表示什么意思?待学生回答后师述:如果在“5”的末尾添上一个“0”它变成多少了?(50),这时5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大了)
师述:在整数的末尾添上“0”整数的大小就变了.那么在小数里会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随后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 授新课
1.教学例1:
师让生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长度?然后问:它们用的单位一样吗?你能否把这三个数量分别化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这三个小数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板书如下: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0.1米 0.10米 0.100米
师问: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着有什么关系?待生回答后师用等号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用等号连接起来。师引生思考0.1米、0.10米、0.100米这三着有什么关系?待生口答后师用等号把0.1米、0.10米、0.100米连接起来。
师引生从左向右观察这三个相等的小数问:小数部分有什么变化?把这种变化与整数对比你能发现什么?再引生从右向左观察,你又发现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从左向右观察0.1米的末尾添上“0”,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向左观察0.1 00米末尾去掉“0”,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问:这种现象在小数中是不是普遍规律呢?再来看一组小数.
2. 教学例2 比较0.3和0.30的大小。
师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投影,把其中一个平均分成10份取3份,让学生用小数表示;把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30份,让学生用小数表示,
引生观察0.3和0.30的联系,即①0.30是在0.3末尾添上一个0,0.3是 0.30的末尾去掉一个0。②用0.30和0.3各表示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③这两个小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通过对以上几组小数的研究,说明我们发现的小数的这个现象确实是个普遍的规律。
3.概括小数的性质:
师问;在小数里存在着一个什么规律?谁来说一说?师结合学生的口答板书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叫做小数的性质。
练习:判断下面哪组数相等:并说说为什么
(1)0.500和0.5 (2)2.8和2.80
3)5和500 (4)0.7和0.007
师:为什么非在“小数”,而且是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呢?
师在黑板书板书5。然后在5的后面添写一个0,问:原来的5变成多少了?大小变了吗?师在黑板板书0.7,问:它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在0和7之间添上一个0。让生观察大小变了没有。
小结:通过以上几个数课知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才能保证原数大小不变,
三、练习
1.下面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4.30 900 3.200 60.010
2.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2.70 4.400
72.060 0.005
301.0100 2.07
0.0050 301.01
4.40 72.60
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1)80=80.000( )。
(2)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
(3)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四、分组学习 小数性质的应用。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师指出: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可以去掉“0”,这就叫把小数化简。请同学们试一试,订正时师问:105.0900中间两个“0”为什么不可以去掉?引起学生注意。
练习:教科书92页做一做第1题。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
位小数。
师指着例4内容口述:有时根据需要不改变数的大小而把它改写成须要的几位小数,请同学们试一试。
五、课堂小节 师问:本节咱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六、作业练习二十一的第4、5题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 10厘米 100毫米
0.1米 0.10米 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叫做小数的性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