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1:46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性质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使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化简小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你能用含有小数的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吗?
  出示情景图,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或想提什么问题?
  二、探究
  1、教学例4
  谈话:刚才有的同学说,这两样东西的单价是相等的,你们同意吗?那也就是说,可以用等号把0.3和0.30连接起来(板书:0.3=0.30),是这样吗?
  启发:你能理解解释0.3和0.30为什么是相等的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分别从钱数的多少和每个小数所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来进行解释。
  2、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分别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说说分别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分别是多少?
  100毫米=(填分数)米=(填小数)米
  10厘米=(      )米=(      )米
  1分米=(      )米=(      )米
  提问:你能比较0.100米,0.10米,0.1米的大小吗?各自说说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100=0.10=0.1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说明0.1=0.10=0.100吗?
  3、总结与归纳
  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看,你又能发现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
  概括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板书:小数的性质)
  4、教学例5
  出示例5,提问:小强买了四种食品,这些食品的价钱中,哪些“0”是可以去掉的?在书上填一填。并组织交流反馈。
  小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5、教学“试一试”
  提问:你能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吗?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重点指导把10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方法。
  6、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学生练习后,结合交流让学生再说一说每组的两个小数是否相等。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交流后提问:为什么0.6和0.60是相等的,而0.6和0.06是不相等的?你能用其他的方法再解释一下吗?
  三、应用
  1、练习六第1题
  学生练习后,在小组内说说,再指名口答,并追问为什么。
  2、练习六第2题
  学生练习后,提问:为什么不能把0.018和0.180连起来?
  3、练习六第3题
  4、练习六第4题
  重点讨论“80是怎样改写成三位小数的?”
  5、练习六第5题
  学生练习后,讲解:用“元”作单位表示人民币的数量时,因为“元”后面还有角和分,所以通常要用两位小数表示。
  四、总结与反思
  谈话:读一读课本第34-35页的内容,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性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