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1:42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

  教学内容:P122~123变化规律、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知道应用这个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
  2、使学生能通过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能正确地口算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并能正确地处理移动小数点时数位不够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类比推理、逆向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可移动小数教、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把5扩大()倍是50,扩大()倍是500,扩大()倍是5000。
  把6000缩小()倍是600,缩小()倍是60,缩小()倍是6。
  2、比较每组时两个小数的大小。
  1.0810.8      0.30.03
  3、导入新课。
  观察:刚才两组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数字相同,排列顺序也相同,大小不同呢?
  从中你有什么想法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研究小数点的问题,看看在小数中,小数点的位置变化会给小数带来什么变化?
  二、新授。
  1、认识小数点的移动。
  ⑴教具演示小数点向右移动,边移动边提问:移动后的数和原来的数相比,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
  ⑵教具演示小数点向左移动,边移动边提问:移动后的数和原来的数相比,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
  2、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⑴填空
  0.005米=(    )毫米
  0.05米=(    )毫米
  0.5米=(    )毫米
  5米=(    )毫米
  谁来说一说,各个具体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⑵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什么了吗?
  引导观察:这些等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等式的左边的数中,小数点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结果又是怎样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⑶小组学习,研究讨论
  ⑷组织交流,归纳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
  思考:我们大家研究得出这个规律有什么作用呢?
  指出:我们可以应用这个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或(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可以了。
  3、组织练习
  ⑴提问:仔细想一想,刚才复习2中的小数大小比较是否可以应用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来进行比较呢?
  请比一比。
  ⑵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⑶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学生依次口答。选择说说是怎样想的。
  4、教学规律的应用
  ⑴速记规律,看谁记得快。
  ⑵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规律的。
  ⑶如果要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怎么办?
  如果要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怎么办?
  5、教学例1、例2
  ⑴学习例1
  出示例1的表格和数据。
  学生读懂要求,尝试解答。
  组织交流: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是怎样想的?
  ⑵学习例2
  出示例2的表格和数据。
  学生读懂要求,尝试解答。
  组织交流: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是怎样想的?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移动小数点的方法及读写要点。
  ⑶完成想一想:
  下面的题目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
  2.42×10=       2.42÷10=
  2.42×100=      2.42÷100=
  2.42×1000=   2.42÷1000=
  指名口答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
  ⑷练习: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指名口答,分别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五第2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十五第4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3、5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