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1:33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三)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练习六第10~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两积之和(差)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2.使学生初步理解求两商之差(和)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求两商之差(和)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可以两步计算的求两商之差(和)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分析推理的方法和规律,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把数量关系说完整。
  (1)苹果和梨一共的千克数=(    )
  (2)苹果比梨多的千克数=(    )
  (3)每行杉树比杨树多的棵数=(    )
  (4)第一组平均每人比第二组少加工的个数=(    )
  (5)每千克单价x第二筐比第一筐多的千克数=(    )
  (6)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卖的元数÷每千克单价=(    )
  2.引入课题。
  熟悉了一些数量关系,就可以用来帮助分析、解答应用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和练习一些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解答下列应用题。
  1.商店里卖出4个蓝花瓶,每个24元;还卖出5个红花瓶,每个30元。
  (1)卖出两种花瓶一共收入多少元?
  (2)卖蓝花瓶比卖红花瓶少收人多少元?
  让学生解答,然后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请大家比较一下,求这两个问题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要先求蓝花瓶和红花瓶卖的元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一样?
  2.商店里卖出蓝花瓶和红花瓶各4个,蓝花瓶每个售价24元,红花瓶每个售价30元,蓝花瓶比红花瓶少卖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
  让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一种解法是怎样想的?第二种解法是怎样想的7
  三、对比练习
  1.做练习六第10题。
  (1)让学生解答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在这个算式里先求的什么?为什么要先求第一组和第二组割草的千克数?最后一步为什么要用减法?
  (2)解答第(2)题。
  上学生读题。提问:第(2)题和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要求“第一组平均每人比第二组多割草多少千克”要先求什么?怎样求?
  这道题会做吗?请大家做在作业本上。(同时指名板演)
  提问:这两题在解答方法上哪一步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先算的两步第(1)题里用乘法,第(2)题里用除法?
  小结:第(2)题要求“第一组平均每人比第二组平均每人多割多少千克”,按照数量关系,要先求第一组和第二组平均每人各割草多少千克。根据题里的条件,要用除法来算。
  2.做练习六第11题。
  (1)解答第(1)题。
  读题。提问:要求“两筐苹果一共卖了多少元”,可以怎样想?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并提问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数量。
  提问:你们还有怎样不同的解法?(老师板书)
  这样列式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提问:这两种解法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2)解答第(2)题。
  提问:告诉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第二筐苹果比第一筐多多少千克”,要先算出什么数量,再算什么?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做这道题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求每筐重量时都用除法?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解答吗?请大家试着列出一道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呢?这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来算的?
  四、练习小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可以用以前学习的解题思路来分析。在确定每一步要求什么以后,要注意按题里条件之间的联系,用正确的方法来解答。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六第12、13题。
  家庭作业:练习六第14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三)三步计算应用题的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