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1:33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四)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30页练习六第15~18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比较熟练地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提高分析推理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人课题
  我们今天继续练习应用题。(板书:应用题的练习)通过练习,要进一步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比较熟练地列式解答,并且要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
  二、基本题练习
  1.解答练习六第15题。·
  让学生看表格,说明前两题题意。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1)题可以怎样想?第(2)题按这样的思路要怎样想?(指名几位同学分别从问题想起和从条件想起来说两道题的思路)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哪一道题还有别的解法?为什么?
  指出:因为第(2)题里桃树和梨树的行数是相同的,所以有两种解法。
  让学生用第二种方法在练习本上解答第(2)题,然后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这种解法是怎样想的?算式里第一步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计算呢?
  提问:你根据表里的数据,还能求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口答问题和算式,说一说解题思路。
  小结: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可以从条件开始,想条件能求什么问题,(板书:条件一问题)一步一步求出问题的结果;也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数量关系,找出需要的条件,(板书:问题一条件)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求出问题的结果。
  2.解答下面各题。
  (1)果园里有14行桃树,17行梨树。桃树有168棵,梨树有170棵。每行桃树比每行梨树多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各14行。桃树有168棵,梨树有140棵。每行桃树比每行梨树多多少棵?
  提问:这两题求的都是什么问题?第(1)题从条件开始怎样想?从问题开始怎样想?第(2)题从条件开始怎样想?从问题开始呢?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为什么这两题前两步都用除法算?
  指出: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要根据题里数量之间的联系解答。
  提问:第(2)题还有别的方法解答吗?请哪位同学告诉大家怎样列式?(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呢?
  三、对比题练习
  1.说一说下列各题分别用哪个算式。为什么?
  (1)①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后来又行了90千米,正好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后来又行2小时,每小时行45千米,正好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①买了6束红花和5束黄花。红花每束24元,黄花每束15元。买红花比买黄花多用了多少元?
  ②买了6束红花和5束黄花。买红花付了24元,买黄花付了15元。每束红花比每束黄花多多少元?
  
  2.做练习六第17题。
  (1)让学生先做第一个问题。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种方法,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种解法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做第二个问题。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种方法,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    ·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两种方法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提问:每一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3)对比。
  提问:两个问题的第一种解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两个问题的第二种解法哪里不相同?为什么不一样?
  指出:解题时要看清题目,先思考数量之间的联系,再根据数量之间的联系选择正确的方法列式。
  四、发展题练习1.做练习六第18题。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提问:题中有几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指名学生口答问题,老师板书。
  追问:根据所提问题你能列式解答吗?
  五、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应用题。在解答应用题时,要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想的时候,可以根据条件想能求什么问题,也可以看问题找需要的条件。在列式计算时,一定要按照数量之间的关系,想用什么方法解答。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六第18题,根据黑板上所提问题列式解答。
  2.做练习六第16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四)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