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3~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以及求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x。
2.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观点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练习十一第3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一第3题。
2.口算。(小黑板出示)
40+30= 27+31= 36+24=
70—30= 58—31= 60—24=
70—40= 58—27= 60—36=
提问:从上面三组题看,加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对于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3引入新课。
我们看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加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减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加法算式里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整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提问:大家还记得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谁能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呢?
(2)请大家在课本第54页上,把这些关系式填完整。
用小黑板出示,集体订正。
2.应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提问:学习了这些关系,应用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做加法时为什么可以用减法验算?应用了哪个关系式?做减法时是怎样验算的?应用了哪个关系式?还有什么验算方法?这样验算应用了哪个关系式?
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验算加、减法,并说明加、减法计算的验算方法及根据。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
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加、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因此,一定要熟记这些关系式。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第4题。
(1)让学生做第(1)题,然后口答两道减法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写这两道减法算式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加法算式里,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所以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2)让学生做第(2)题,然后口答两道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根据一道减法算式写加法算式是怎样想的?写减法算式呢?
指出: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一差,所以根据一道减法算式,可以写出相应的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结合提问学生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文字题,要先用x表示未
知数,再按照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然后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j是多少,就是题目的结果。
3.练习十一第7题。
(1)出示左边第一组三种蔬菜的千克数。
提问:你能想到一些加法问题吗?
指名学生口答并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出:求两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求三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是把三个数合并一个数的运算,也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想到一些减法问题吗?
指名学生口答并列式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指出:已知两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和其中一种蔬菜的千克数,求另一种的千克数,或者已知三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和其中两种蔬菜的千克数,求另一种的千克数用减法;求两个量相差多少也可以用减法。
(2)出示第二组、第三组的数量。
让学生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加法或减法问题。
4.练习十一第8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提问:这些数量关系式里都是哪三个数量?根据一个加法数量关系式可以写出几个减法数量关系式?两个减法关系式里作被减数的数量是加法关系式里的什么?减数和差分别是加法关系式里的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加法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式有哪两方面的应用。
五、做思考题。
让学生自学课本上思考题。
提问:你明白了什么?
指出:把1到9分别相加的和只有45,要得到100,必须把左边的若干相邻数字结合起来。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一第6题,思考题,口答第7题第三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