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五)三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例3、“想一想”和“练一练”,练习七第l~5题。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与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认识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分析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线段图: 提问:谁能根据线段图编出一道应用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学校美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美术组和书法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这道题要怎样想?
请同学们把这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算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二、教学新课
1.揭示课题。
我们刚才根据美术组18人和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求出了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我们将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重新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例3。(出示例3)
学生默读题目后老师提问:这道题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告诉 我们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l
学生回答后,老师边指图边叙述:根据题意,我们已经知道,美 术组有18人,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倍。
提问:合唱组的人数与这两个组的人数有什么关系?美术组和 书法组的总人数是指什么?
老师叙述:把美术组和书法组的人数合并在一起就是这两个组的总人数。老师边叙述边把线段图合并成:
这就是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
提问:这两个组的总人数是不是合唱组的人数?为什么?合唱组的人数在线段图上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画完整。
提问:请同学们看线段图想一想,要求合唱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要先求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
美术组和书法组的总人数能不能一步就求出来?为什么?
你能求美术组和书法组一共有多少人吗?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求合唱组有多少人要怎样想?
提问:这道题应该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求学生分步列式解答,解答后让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提问:应该怎样列综合算式? ·
指名学生板演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其他学生列在课本上,并要求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老师叙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三步计算应用题)
提问:例3与复习题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强调:三步计算应用题是从两步计算应用题发展而来的,与两步计算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解答三步计算应用题与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一样,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根据题意直接列综合算式解答。解答后要再检查一遍,看看列式和计算是不是都正确。
3.出示第31页“想一想”,先让学生进行分析要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提问: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解答时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习
1.做第32页“练一练”。
让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出分析的过程。
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要求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并结合第二步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出松树和柏树的总棵数?
2.讨论。
出示以下两题:
(1)果园里有桃树4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多25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40棵,梨树比桃树的3倍多2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先让学生分别口头分析,再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后提问:这两题的计算结果是不是一样?两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说明:第(1)题先要求出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第(2)题先要求出梨树的棵数。
改变第(1)题的第二个条件,改成“梨树比桃树少10棵”。
改变第(2)题的问题,把问题改成“苹果树的棵数等于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苹果树有多少棵?”
要求学生列式计算。
提问:改变后的第(1)题与原来的第(1)题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第(2)题求苹果树的棵数就是求什么?
3.做练习七第4题。
指名学生读题。
提问:这道题要求什么?求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了三步计算应用题。三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步计算应用题发展来的,与两步计算应用题有密切的联系。解答
三步计算应用题,也要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分析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列出算式来解答。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1~3题。
家庭作业:练习七第5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