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十一)应用题复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复习第1—6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
之系和解题思路,更正确地解答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并提高灵
解题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解答应用题的中间问题,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当题中有一重复条件时,也可以用两步计算解答。
二、复习三步计算应用题
1.做复习第1题。
(1)请同学们把这道题做在练习本上。(同时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提问:做这道题你们是怎样想的?还可以从哪里想起?怎样想?
指出:做三步计算应用题,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提问:如果把问题改为“运来的稻谷比小麦少多少吨”,
(出示应用题)可以怎样想呢?
(让学生从条件开始和从问题开始说一说怎样想)
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两道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相同?
指出:解答应用题,在确定每一步求什么以后,要根据题里数
量之间的联系,用适当的方法来解答。
2.下面两题各要用哪一道算式解答?为什么?
(1)同学们去秋游,四年级3个组,平均每组24人;三年级4个组,平均每组16人。三年级比四年级少去多少人?
(2)四年级3个组,共有24人;三年级4个组,共有16人。三年级平均每组比四年级少多少人?
学生选择后,要求说明理由。
3.做复习第3题。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集体订正。
提问:第一种解法是怎样想的?第二种解法是怎样想的?你能看出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
为什么这道题可以有两种解法?
指出:在求两个积的和的三步计算应用题里,积的因数有一个条件相同的时候,就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答,这样比较简便。
(2)提问:如果把第3题问题改成“海棠花比玉兰花少多少棵”,(出示题目)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指名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一种解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解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做复习第4题。
指名学生分别口头提问题,老师出示,并口述算式,老师板书出来。
5.做复习第5题。
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徐老师要带多少钱呢?
指出:47元按50元估价,102元按100元估价,买羽毛球拍大约300元,买网球拍大约500元,徐老师大约要带800元钱。
追问:你们能知道徐老师实际用了多少钱吗?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追问:我们估计带800元够不够?
指出:在生活里,我们常常要估计,所以要学会估计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解答应用题时,可以用哪两种思路来想?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复习题第2题,第5题第(2)题。
家庭作业:第6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