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1:19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五册60-61页,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和操作,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准确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用具:直尺、米尺、回形针、铁钉、一分硬币、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我们以前学过的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一段距离用什么作单位?(厘米、米)用手势表示一下。
  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量的?
  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导入: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并且能量得更准确,这就是毫米。(板书:毫米
  的认识)
  2、毫米的认识
  ⑴、教学例1
  ①、学生观察直尺:尺子上有些什么刻度?除了我们学过的厘米刻度外,还有刻度吗?(厘米里有更小的格)
  观察1小格的长度,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吗?
  问:谁知道每1小格的长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1厘米中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②、我们通过厘米认识了毫米,那么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分组: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毫米?你是从哪个刻度数到哪个刻度的?
  讨论: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答后板书:1厘米=10毫米
  ③、数一数2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想一想3厘米、5厘米呢?
  ④、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再用手感觉一下,看刚才的手势是否恰当。
  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是什么样的?
  ⑤、例举生活中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
  ⑵、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将结果填在书上。
  ⑶、观察“做一做”第3题,你能读出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回形针28毫米,铁钉38毫米)
  动手量一量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你能读出来吗?拿出你量的物体,说出长度。(回形针29毫米、铁钉39毫米、52毫米)
  通过回答,指出测量允许有误差,但不能太大。
  3、分米的认识
  如果测量课桌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方便吗?(不方便)为什么?(课桌的宽较长,毫米较短)因此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长度单位。
  ⑴、教学例2
  ①、拿出米尺,观察还有什么新的长度单位?
  生答后板书:分米
  问:1分米是多长呢?(10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1分米=10厘米
  让学生出示分米塑料尺,量一量它的长度,再用手感受一下。
  ②、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10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演示: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里面是不是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③、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用分米塑料尺检查。
  ④、例举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⑵、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⑶、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课桌的宽大约是几分米?
  ⑷、你想量出几分米的带子给同学们看,用手举起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再齐读一遍进率。
  四、巩固应用(出示小黑板):
  1、量一量下面图形的边长,以毫米为单位。(书63页1题)
  左边的同学量三角形,右边的同学量长方形。指名说结果,集体订正。
  2、在横线上填上米、分米、厘米、毫米。(书63页2题)
  同桌互说,再指名说出结果。
  3、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
  公路宽10分米
  一把钥匙6米
  一支圆珠笔170厘米
  课桌长40毫米
  邓老师高13厘米
  五、拓展创新:
  生活和学习中,你用到了许多物品,你想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吗?请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表示。
  分组进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