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能应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发展符号感。
(3)进一步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笔算。
(4)掌握四则混合的顺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能运用规律简便计算。
(5)进一步掌握倍数与因数的知识,能正确判断基数与偶数、素数与合数,正确判断2、5、3的倍数
(6)进一步认识升与毫升的意义,并能进行换算。
(7)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8)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会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把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发展空间观念。
(9)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反思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投影
四、教学活动
第 一 课 时
一、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1、在小组里交流对各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
2、填写表格。
二、第1题
1、学生结合计算过程简要说说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第二、三组题重点要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上的共同点。
三、第2题
1、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每个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笔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
2、第(2)题比较笔算和估算的结果,体会笔算与估算的价值并明确估算的基本方法。
3、合理利用前两题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四、第3题
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每道题的特点以及自己的计算能力合理选择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第4题
1、指导学生写出合乎规范的含有字母的式子。
2、提示学生规范书写求字母式子的过程。
六、课堂小结
七、完成课堂作业
第 二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二、第5题
36+300÷12 848-800÷16×12
(132+68)×(97-57) 972÷(720-21×33)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再独立进行计算,帮助学生整理并巩固对三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认识。
三、第6题,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应用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情况,提高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进行计算的能力。
四、第7题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进一步解释所列算式的实际意义,明确解决问题思路。
五、第8题
可以要求学生列分步式解答,再要求学生根据分步式的思考过程列出相应的综合算式。
六、课堂小结
七、完成课堂作业
第 三 课 时
一、谈话引入
二、第9题
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1”与其他数的关系。
三、第10题,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哪些是3的倍数?
12 15 21 30 35 36 44 50 57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判断的理由。
四、第11题,把下面的数分成两类,你想怎样分?
2 15 8 17 20
可以把这些数分成基数和偶数,也可分成素数和合数。学生如有其他分法,只要合理,也应给予肯定。
五、第12题
重点指导学生用画图连线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要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想到可以列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六、第13题
启发学生思考:当长是8米时,宽应该是几米?结合画图明白宽1米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面积。
七、课堂小结
八、完成课堂作业
第 四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二、第14题
1、指名读题。
2、你想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画线段图)
3、学生在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时,只要能大致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即可,不必要求画得过于具体、精细。
4、根据线段图列式解答。
5、交流、评价。
三、第15题,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让学生借助具体例子说说对1升和1毫升的认识,再让学生借助1升和1毫升的直观表象以及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理解完成相应的填空。
四、第16题
1、学生独立填写括号。
2、反馈、交流。
五、第17题
1、学生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独立画一画。
2、引导看图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六、第18题
1、引导学生回忆这几种图形的高的含义。
2、再分别画出底边上的高,并标上直角标记。
七、第19题
1、用小棒实际操作感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第(1)题解释操作结果。
3、第(2)题通过操作和讨论,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八、课堂小结
九、完成课堂作业
第 五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二、第20题
1、独立解答。
2、说说思考的过程。
三、第21题
1、独立画一画。
2、交流画图的过程,展示操作的结果,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把一个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平移或旋转90度的方法。
四、第22题
1、教学前,要预先布置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自己上学以来每学期期末的身高数据。
2、教学时可以先出示两幅其它内容的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所表示的信息以及它们表示数量的不同特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