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0:2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66页例15,例15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1~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2.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的一些简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商不变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情景及录音)
  小新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妈妈想让他自己学会管理零用钱,就对他说:“我给你10元钱,平均吃5天早餐。”(出示:10元、5天)小新一听,叫了起来:“10元!太少了!”妈妈又说:“那给你20元,但要平均用10天。”(出示:20元、10天)小新说:“不够,不够!”最后妈妈说:“那给你50元吧,不过要平均用25天。“(出示:50元、25天)小新高兴地说:“行!”。小新得到50元,高高兴兴地走了。同学们想一想,小新是不是平均每天可以多用点钱呢?
  指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每天可以多用点钱,有的说每天不可能多用点钱(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等。
  教师适时引导:
  “你是怎么知道小新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呢?”
  “算式是怎样列的呢?”
  学生说,教师多媒体出示算式:
  10÷5=2(元)
  20÷10=2(元)
  50÷25=2(元)
  “这些都是除法算式,在这些算式中10,20,50(多媒体用红线标出)叫做什么数?”(被除数)
  “5,10,25(多媒体用紫线标出)叫做什么数?”(除数)
  “最后的结果叫什么?”(商)
  “从这几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除数发生了变化,商没变。)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商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商不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