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0:19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混合运算 3

  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说明: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安排连乘的内容。教材选择了某生活小区计划新建居民楼的事情,呈现了一栋楼房的直观图和相关信息,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个小区可以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学习连乘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看懂情境图,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经历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的过程,然后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交流学生分步计算的基础上,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学会连乘计算,理解连乘的意义。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小区建房问题,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从分步计算到三个数连乘计算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认识连乘算式,会计算简单的三个数连乘的运算式题。
  【德育教学点】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了解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建起了许多漂亮的楼房,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有一个生活小区计划还要新建8栋楼房呢,我们一起看看楼房示意图好吗? 学生读文字叙述并观察楼房示意图。
  了解事情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1. 有8栋楼房
  2. 每栋有五个单元
  3. 每个单元可住12户居民
  4. 问题:可解决多少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二、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做完后想一想每一步的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只列一个综合算式就解决问题吗? 列式的方法可能有:
  (1)12×5=60(户)
  60×8=480(户)
  (2)8×5=40(户)
  12×40=480(户)
  (3)12×5×8
  =60×8
  =480(户)
  (4)5×8×12
  =40×12
  =480(户)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把你列式的方法向你小组的同学介绍介绍并说清楚你每一步运算要解决什么问题。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讨论连乘算式中每步运算的实际意义 .1.小组内交流列式的方法,其他同学补充算法。小结本组方法。
  2. 小组内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准备作补充。
  3. 认识连乘及运算顺序
  四、实践与应用
  1.计算
  25×2×45 19×3×24
  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7×9×8 517-216÷6
  18×(86-27)
  224+25×28
  3. 47页练一练
  1、2、4题
  4.作业:课本47页第3、5题 1. 2250 1368
  2. 1944 481 1062 924
  3. 第1题: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列综合算式的情况。
  第2题:交流时,可以让分步解答的学生尝试列一列综合算式。
  第4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五、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连乘)
  (1)12×5=60(户)60×8=480(户)
  (2)8×5=40(户) 12×40=480(户)
  (3)12×5×8
  =60×8
  =480(户)
  (4)5×8×12
  =40×12
  =480(户) 答:可以解决480户居民住房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混合运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