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0:17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比一比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比一比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9-70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统计观念,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关键:
  重点:读懂统计图,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难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关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认识平均数,并能运用已学统计知识和平均数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读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投篮比赛吗?你们懂得一些投篮比赛规则吧?
  师简要说明一些投篮规则。
  师:三(1)班同学分成四小组举行两场投篮比赛,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师:第一场比赛,准备,开始!同学们把比赛结果制成了统计图,请看!通过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发言,师正确评价学生的发言。
  接着展示第二场比赛结果的统计表。师:这是第二场比赛的情况,谁能根据统计表帮老师把这场比赛的统计图完成呢?
  然后全体进行评价。
  (二)活动二:奖牌给哪组
  师:两组比赛情况已经出来,下面让我们来评一评这两块奖牌分别该给哪个组?(师出示奖牌,同时展示课题:比一比)
  师:我想请大家来做裁判,你们乐意接受吗?
  师:同学们可以从中任选一场来评,评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看谁的办法好,理由充分,我们要给优秀裁判组发奖牌,各小组加油哟!(同时出示小奖牌)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然后反馈意见,适时发"优秀裁判"奖牌。
  师小结:第一场比赛两组人数相同,第一组总数20个,第二组总数19个,所以奖牌应给第一组。
  问:第二场比赛中,第三组总数25个,第四组总数24个,但人数不相同,奖牌应给哪组呢?
  师: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光看总数不公平,应比小组里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即平均数。(板书:平均数)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算出每组的平均数吗?
  激起学生再次进行讨论。
  小组汇报:①移多补少
  ②计算平均数:第三组 (5+8+4+2+6)÷5=5(个)
  (板书)    第四组 (6+5+6+7)÷4=6(个)
  师生小结第二场比赛的奖牌应给第四组。
  师:刚才大家在积极思考第二场比赛的奖牌应给哪组,最后是谁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生:平均数。
  师:你们觉得平均数怎么样啊?
  师生小结:像第一场比赛人数相等,我们可以求总数,也可以求平均数;但第二场比赛人数不相等,就一定要用平均数才能解决问题,这里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除以人数。同学们的裁判任务完成得真不错,我代表三(1)班同学感谢大家!
  (三)活动三:试一试
  师:最近小熊开了一个冷饮店,本月前三周卖出冰糕情况见统计图。(展示统计图)小熊现在有个难题,本周该进多少冰糕呢?你们能不能帮小熊解决这个难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反馈意见,师生共同评价,意见合理都要给与鼓励。
  (四)活动四:说一说
  师:生活中,有很多有关平均数的信息,比如,我了解到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部分学生汇报身高,师适时强调同学们要加强锻炼,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或用到过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说说看。
  指名汇报,师及时进行表扬,并鼓励学生平时要积极思考,善于积累数学知识。
  (五)实践活动
  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