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20:14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第4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情
  1、出示一组计算题, 师生同时进行计算比赛。(教师用计算器,学生用笔算。)
  1706-923          79.2-0.43+9.546          84÷0.03×0.83
  19.2÷0.032      28.36+1.94-23.508      21.28×3.1÷7.6
  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认为这种比赛不公平,用计算器当然算得快等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已经知道了有关计算器的哪些知识?(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
  3、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4、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1)挑选比赛中的三道题题:1706-923和19.2÷0.032,3405×26÷195×37进行计算。
  (2)重点讲评3405×26÷195×37,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
  5、想一想: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
  二、释疑、操作
  1、各小组汇报疑问之处。
  2、同学之间互相释疑,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
  3、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在哪里见过?干什么用的?
  (明确这些计算器虽然大小、功能、形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计算的功能。)
  4、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    计算前面比赛中的另外三道题。(教师巡视需要帮助的学生)
  (2)    师生第二次竞赛:(选用练一练第1题中的部分习题再补充几道。)
  第一组:4187+5492    10825-9418   1.25×8
  289×108   600÷20      40584÷456
  第二组: 1036-897+218-164         1350÷15×2100
  21.28÷7.6×0÷21.7          20-3.816+0.903-7.05
  (3)反馈结果,交流计算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象1.25×8,600÷20,21.28÷7.6×0÷21.7 不需要用计算器,口算就行了。)
  (4)进一步明确计算器要用于复杂的计算,才能显得方便的道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