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9:10

统计与可能性(1)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 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2、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3、出示填空题。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4、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⑴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
  ⑵思考: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
  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⑷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
  二、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①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②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完成第3题
  1、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注意实线和虚线之分)
  3、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讨论)
  4、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5、在讨论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
  (三)指导完成第4题
  1、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
  2、独立完成书上3个问题的解答,然后集体校对
  三、复习“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
  (一)集体讨论复习:
  1.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举例说说怎样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二)出示生物小组的同学每次用10粒绿豆做发芽试验,下面是他们经过整理的10次发芽情况。
  发芽粒数
  0
  5
  7
  8
  9
  10
  次数
  1
  2
  4
  1
  1
  1
  (1)这10次试验中,发芽的绿豆一共有多少粒?总的发芽率是多少?
  (2)这10次试验中,发芽粒数的众数是多少粒?
  (三)出示教材中115页第5题
  1、先让学生把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标出来。
  2、依次比较每组两个直条,说说没有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有1颗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
  3、从整体上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
  4、指导一年级学生龋齿颗数的众数。
  一年级共有50个学生,那么就有50个反映每个人龋齿颗灵敏的数据,而这50个数据中,龋齿是1颗的共有19个,所以一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是“1颗”
  5、引导回答,六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
  6、学生独立计算第(3)个问题。
  (四)出示第6题,引导观察表格。
  1、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2、指导学生计算每组数据的中位数,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中位数要注意什么?
  (先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3、 表示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众数哪个更合适?
  (用中位数代表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比较合适,因为男生体重的数据中,有8个低于平均数,只有两个高于平均数,平均数的位置明显偏离这组数据的中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统计与可能性(1)教学设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