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8:27

工程问题(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作总量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理解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以及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掌握工程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以前我们学过做工问题,谁还记得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口述,教师出示投影: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2.一条水渠长120米,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依据三量关系,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列式?(120÷5=24(米))
  24表示什么?(工作效率)
  之几。它们都是用工作量÷工作时间得到的。)
  工作效率既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占全部工作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0。
  例10  一段公路和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2.分析解答。
  (1)读题,思考,列式,解答,做在练习本上。
  (2)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30÷(30÷10+30÷15)
  根据什么列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30÷10求的是什么? 30÷15求的是什么?
  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甲队和乙队的工效和。)
  再用3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的是什么?(合修所用的工作时间。)
  (3)板书解答过程:
  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工程问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