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网 发表于 2016-8-16 15:18:18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十一册 P.77-79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写法,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3.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组织、引导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信息发布,感知百分数
  (一)教师发布信息
  以声音、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出示下列信息(见课件)
  课件1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儿童的近视率已经由十年前的18%上升到25% 。
  在全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统计中,车祸约占37.3%。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年货运量约占全国河流总运量的70%。
  我国的耕地约占世界的7%,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
  谈话:我们虽然已经认识了许多的数,但,像18%,25%,37.3%,7%,22%,70% 这样的数,仍需要我们来认识和了解。人们称这样的数为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二)学生发布信息
  师: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百分数)吗?在哪儿见过的?请说来听听。
  信息交流分两步进行,
  1.分小组交流。
  2.每组推荐一人在班上交流。
  (三)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从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
  二、质疑问难,明确学习目标
  师: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么广泛,请问:同学们想知道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并及时地在黑板上作简要的记录(如意义,读,写等)
  当学生谈不到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时,教师便质疑:人们为什么不用分数来表示这些关系,而大量地使用百分数?难道百分数与分数不同吗? (板书: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
  师:好!我们一道带着这些问题学习教材P.104-105。看能否从书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自学释疑,达成共识
  (一)学生自学(课件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2
  自学教材P.104-105,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
  2.什么叫百分数?
  3.百分数如何读、写?
  (二)分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师:通过自学,你明白了哪个或哪几个问题?自己是怎么理解的?请同学们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交流。
  教师了解、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为释疑做准备。
  (三)师生释疑、解难
  1.组长汇报本组同学自学、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情况。
  提示:一个组选取一个问题来重点汇报,主要介绍你们组是怎么理解的?
  汇报时,教师还要提醒:其余同学注意倾听,并准备针对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2.针对组长汇报,引领或指导学生以教材为依托把一个一个的问题加以理解(做到不流于形式,不规定学生必须先回答什么问题,再回答什么问题。)
  人们为什么喜欢百分数?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实例出发去领会——将分母统一为100便于比较的道理。
  关于百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的实例入手,逐步感受——百分数是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几”转化成“百分之几”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即,百分数是“分率”中的一种特殊情形。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其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同时,辅以练习。
  [练习]
  说一说,自己搜集信息中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将百分数的意义叙述成“……是……的百分之几”的形式
  关于百分数的写法
  先抽取几名学生从自己搜集来的百分数中各选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写在黑板上,其余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写法;再师生互评,并谈自己搜集时的写法是否正确,从而规范写法。
  关于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先让学生谈一谈,当学生谈不到或谈不清楚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
  课件3(讨论)
  一只铅笔长米,可不可以说“一只铅笔长17%米”?
  一只铅笔用去了它的,可不可以说“用去了它的17%”?
  结论:
  课件4(结论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从意义上讲,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分数不仅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且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米。
  也就是说,分数后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的后面是不可带单位名称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