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与应用(四)”教学
教学目标:1、巩固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等知识。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小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对小数单位的各种形式的理解、辨别。
教学过程:
教学设想
学生活动
备注
一、知识的整理。
1、展示学生的单元整理表。
2、评价同学的整理表,引导学生将本单元的知识梳理一下。
(对应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练习巩固。
1、34.859.276
写出各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2、数轴上表示所指定的小数。
3、填空。(单位进率中化小数的方法)
4、小数比较大小。
5、列竖式计算。
6、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拓展、提高。
1、结算购物单。
三个小数相加,整十数减小数。
2、含钙量统计。
小数的比较;小数间的相差数。
3、寻求规律,填表。
四、总结。
小数的计数单位与分数的联系。(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十分位--0.1;百分位--0.01;千分位--0.001等);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要注意数位对齐;得数是小数的,末尾有0时,一般要把0去掉。)
让学生随意写出小数,同桌对调互写各个数字代表的意义。
学生讲讲避免出错的方法。(看清已知小数代表的是哪一格,数清格子数。)
复习各单位间的进率。
分析多个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归纳简便的方法:凑整。梳理两位小数凑整情况(例如:0.99与0.01;0.98与0.02等)
重量、长度、面积等
页:
[1]